武功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,既是佛教禅宗沩仰宗、杨岐宗的发源地,也是曹洞宗古爽派、临济宗伏牛山派的结果地。自唐历宋,由元、明、清至民国时期,宗派绵延不绝,名宿大师层出不穷,形成了丰厚的佛教文化积淀。
自六祖慧能(638-713)之后,南派禅宗分化为南岳派和青原派,南岳派又分化为沩仰宗和临济宗,青原派又分化为曹洞宗、云门宗和法眼宗,加上临济宗分化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,合称为“五家七宗”,在武功山区域和周边活动的南派禅宗主要是沩仰宗、杨岐宗、曹洞宗和临济宗。
南北朝时期,佛教传入武功山,在唐代形成了一个兴盛时期,至明代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,明末至清及至近代,逐渐衰落。
在唐代,自贞观五年(公元631年)到乾符四年(公元877年),武功山佛教迎来了初次的兴盛,在山北建起了9座大寺院,僧众达到500多人,一时间,禅风佛韵远播湖广。
在唐代,武功山支脉仰山兴起了五家七宗之一的沩仰宗,沩仰宗主要创始人是灵佑禅师(771~853)和慧寂禅师(814~890)。灵佑在湖南沩山,慧寂在江西仰山,师徒一起举扬一家宗风,因此后代称为沩仰宗。沩仰宗以方圆代表事理,对中国佛教界颇有贡献,对宋明理学(如朱熹)影响很大,对韩国、日本都有影响,所以常常有韩、日佛教界人士来此寻根问祖。
在宋代,武功山周边地区的杨岐山兴起了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。北宋庆历年间(公元1041年),方会禅师在袁州府萍乡县(今萍乡市上栗县杨岐山)创立杨岐宗,大倡“话头禅”(话头禅,是宋代以后流行的禅修方法,主要是训练人的心灵,通过看话头的方式使内心获得宁静和专一,进入定境,开发智慧。“话”是语言,“头”是根源。“话头”是对生命的问题追根究底,帮助修行者打破惯常的逻辑,直悟生命的本来面目。),成为禅宗主流。杨岐宗在中华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。公元1246年,中国僧人兰溪道隆将杨岐派传入日本,至今仍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,信徒过百万。杨岐宗在东亚、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台湾地区也广有信徒。
明清之际,以九龙山、观音岩为代表的曹洞宗古爽派、临济宗潇山白法派一跃成为武功山佛教主流,梵刹林立,高僧辈出,无山不寺,武功山佛教文化大为兴盛。
古爽派为奇峰禅师创于湖南安仁,立凤凰禅林。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)一传弟子宁州禅师和天文禅师率徒众至武功山西北支脉九龙山,开基立业、传道弘法,创立胜佛禅林,并先后传至山南的三峰山、山北的大安里七盘岭等地,自明代至清末传承达300多年。